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屠瑜 实习生 张欣然)今天上午,位于思南路73号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重新对外开放。随着朱漆大门徐徐打开,周公馆前的小花园映入人们的眼帘,这也是该花园首次向公众开放。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下同)
据了解,本次修缮根据历史照片将花园复原,修复了过去掩映在灌木丛中的水池,恢复了水池的喷水功能,喷泉旁还放置了白色长椅,供游客们休憩、打卡,喷泉旁的石头内还藏有音箱,为游园增添情调。为了增加游园面积,周公馆在与思南路71号花园洋房之间的篱笆处开了一扇小门,将其与周公馆连接。预计今年内,周公馆将举办以红色戏曲、红色音符、红色手工为主题的16场非遗文化活动。
中共一大纪念馆周公馆管理部副主任林晶晖介绍,本次修缮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不仅复原了馆内桌椅床铺等大件家具,还根据历史照片与周恩来亲属的回忆,摆放了热水壶、碗筷、风扇、摇铃、香烟等生活用品。比如,餐厅四方桌上的手摇铃,就是周总理的一位亲属告诉工作人员,他的父亲曾说,当时的代表团用餐就像一个大食堂,一摇铃,就说明开饭了,大家便停下手头的工作,聚在一起吃饭。又比如,会客厅几案上的香烟,也是因为观察到一张记者拍摄的老照片上有代表在抽烟才放置的。桌面上的风扇、电话等部分物品是历代周公馆的工作人员淘来的老物件,也有一部分做了特殊的做旧处理,楼梯转角处的电话机上,甚至还印有当时代表团的电话号码。
为了让游客能拥有更沉浸的参观体验,本次展览撤掉了冰冷的“一米线”。走在房间内,仿佛真的能看到代表团在此地工作、生活的场景。周公馆不希望以硬性的方式来削弱游客的体验感,不过也希望游客们能自觉地文明参观。
此外,展览设计了ar互动展项及多媒体展示屏幕。当时中共代表团在此地工作期间,被国民党特务在周公馆对面的思南路98号(今70号)严密监视,为了更生动地展现这一画面,周公馆使用ar互动方式,制作了一段影片供游客了解。此外,记者看到了在此地发表的杂志期刊、邓颖超同志的名片以及当时出版的报刊等,由于原件无法供游客翻阅,在原件的上方设置了多媒体展台,可以让游客更清晰地阅读这些文字。
林晶晖介绍,本次修缮、展陈提升中,还将旧址复原和基本陈列展示作了有机结合。将原本的《雾海明灯》主题改为《为了真和平而奋斗到底》,选用周总理在《政协文献》上的题词,更贴切地展示了在周公馆这座洋房中发生的故事,而不再是笼统地呈现历史。旧址内展示的许多细节和画面,都可以在基本陈列馆的资料中得到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