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家星”命名-j9九游会网站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杨福家星”命名

“杨福家星”命名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 2024-07-17 18:14:4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炯强  

今天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杨福家星”命名。从此,仰望星空,遥望星海,一颗璀璨明星指引我们前行。在“杨福家星”命名仪式上,《杨福家画传》正式发行,“杨福家教育基金”启动。

图说:“杨福家星”命名仪式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2023年11月9日,由复旦大学申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申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将国际编号为85728号小行星命正式命名为“杨福家星”,以志永久纪念。该小行星于1998年9月17日发现,其编号的末三位数字“728”正是杨福家院士的生日日期。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宣读“杨福家星”国际命名公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介绍“杨福家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

对杰出科学家给予小行星国际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不可变更的荣誉。这项荣誉属于获奖科学家,也属于其所在部门、地区和单位,属于其致力于中国科技进步的创新团队,是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此前,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谷超豪、谈家桢也曾获此殊荣。

回望杨福家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他为复旦、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教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坚持“博雅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杨福家先生为中国的核科技研究培养了几代杰出英才。1958年7月,杨福家从复旦物理系毕业留校,参与筹建原子能系。他承担了新系骨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带领五八中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高浓缩铀的提炼工作,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关怀年轻人的成长,不拘一格降人才,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火种,并施以沃土,使他们得以展开梦想的翅膀。他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权威应始终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担任复旦校长,杨福家先生提出“面向新世纪,积极培养青年一代,为把复旦办成国内外一流大学而共同努力”的建设任务,制定了《复旦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2005)》,为现在建设“第一个复旦”打下坚实基础。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级得到跃升。

杨福家倡议启动了“名教授上基础课计划”,“讲好基础课”在校园蔚然成风,他本人亲自为学生开课并深受学生欢迎。他提倡“通才教育”“智能培养”,开启课程体系改革,重新设计学分结构,构建“基础教学 普通教育(德育美育) 专业教学”三元课程体系,为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他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推动学校参与了李政道先生设立的“䇹政学者”计划,是国内第一个启动“一个导师带一个本科生”的科研计划。杨福家先生的改革举措不胜枚举,为复旦大学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影响至今。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编辑:任天宝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