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朽烂的陶瓷,即使碎成了残片,仍然可以辨识,研究者可以通过它追溯产地,从而复原流通轨迹,通过器型和纹样探索源流、读出信息。昨晚,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上博讲坛”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从事古陶瓷研究的陈洁以“盛世下的日常:陶瓷所见唐代生活”为题,解读了唐代陶瓷丰富的细节,还原宏大历史叙事下的微观情境,带领观者步入唐代生活中打动人心的日常瞬间。
“上博讲坛”解读唐代陶瓷细节 记者 张剑 摄 下同
上博318座的报告厅,挤满了盛夏来听清凉文博课的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就连走廊边也站了不少人。
陶瓷是商品、实用器,同时又是艺术品,它站在日常生活的、商业的、艺术的交汇点,拥有多重信息的交集。陈洁表示,之所以以唐代陶瓷为例,是因为唐代陶瓷与前朝大不同,技术上突飞猛进,形成“南青北白”的窑业格局之外,还诞生了唐三彩、长沙窑彩瓷等代表性品种;在流通方面,因为陶瓷分量之重,选择水路运输优于陆上运输,唐代陶瓷依赖贯通南北的水运体系辐射全国,消费半径非常广阔,且“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正式开启了大规模外销的时代。
陈洁从一件上博馆藏唐代骆驼胡人俑开始讲起,“高鼻深目、络腮胡子、戴着尖尖帽子的胡人坐在骆驼上,面貌特征非常鲜明。今天可以很清晰地了解,这个陶俑是粟特人的形象。”唐代人口之多元可以从各种陶俑上反映出来,陈洁又列举了上博馆藏当中昆仑奴形象的陶俑,“昆仑奴有卷卷的头发,环眼,面部稍微扁平一些,宽阔的鼻子。衣着也很有特色,上身赤裸,斜披帛带,赤足,在陶俑当中非常容易辨认。”陈洁说。
参与者乐在其中
陈洁提到,上博东馆三楼新辟出了两个陶瓷馆,一个是中国古代陶瓷馆,还有一个是“ 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馆,讲座中提及的许多陶俑在“ 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中有所呈现。在序厅,一进门处,有一对骆驼突破墙面,扑面而来向观众走来,“这个设计语言想告诉大家,文化交流本身就是‘突破’。”策划展览时,陈洁一直思考的是,“任何一个古代的展览,其实都应该跟当下的生活有连接,这样才会更有生命力。”她甚至想过,用一件现当代的器物作总结。但她发现展厅里这对骆驼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去,就像突破重围要走进上海现代城市当中去一般。“这就是我想要的表达,这对骆驼从长安走来,从洛阳走来,走进今天的都市。今日上海与唐代长安、洛阳一样,都是世界一流的大都会,这对骆驼无意之间实现了一个想法:到此时,此地,此刻的生活中去,与城市融为一体。”(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