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初,陈毅市长有一次到工人家里去访问,看到他们住的是棚户,破旧不堪,吃的是吃豆腐渣饭。他便邀请几位大资本家到工人家里做客,并提出要在上海建造工人新村。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9月破土动工,1951年5月即告完工,全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建成,200多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告别棚屋,搬进了新居。
之后,在杨浦、普陀等区,又陆续建造了一批批工人新村。工人新村的出现,让成千上万的工人告别了棚户和滚地龙。记得,1952年6月,22岁的全国劳模裔式娟住进曹杨一村,成为一大新闻。曹杨新村曾是上海的骄傲。1972年,这里还接待过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2023年9月13日,曹杨新村被入选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上世纪末以来,上海的工人新村不断被改扩建,工人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上海是我国数百万产业工人的集聚地。这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本土创作题材。但是,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文艺界却很少有人关注。现在有了,上海现代人剧社排出了一台好戏。原创话剧《暖·光》,是首部关于工人新村题材的作品。它用戏剧形式记录下了上海城市的一段令人感动而振奋的往事,留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感情,并记录了一代人曾经的追求和向往。
原创话剧《暖·光》由剧作家管燕草编剧,表现手法非常新颖,以一个工人家庭三代人28岁时的故事,徐徐展开历史画卷。人物之间的矛盾是围绕入住工人新村而展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单位分配住房的欣喜、上世纪八十年代子女结婚无房的困境、到新世纪旧工房改造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等,构成了一幅又一幅时代的印记,上了年纪的观众观看时动情唏嘘;年轻观众看后了解过去父辈的艰辛,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这个戏以聚焦小人物生活的方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工人群体的缩影。通过师兄弟两家人在建造、分房、改造工人新村的热浪中的起起伏伏,搬入、搬离、再搬入工人新村的曲折人生经历,深入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谱写了一曲工人新村的颂歌,而贯穿其中的是党和政府对工人群体和工人新村的关心关注。
从小在工人新村长大的剧作家管燕草,是著名工人作家管新生的女儿,父女俩都对工人新村怀有特殊的感情。谈到创作缘由时,管燕草说:“在似水年华的人生窗棂上,工人新村如同那一抹温柔的暖光,穿透时间的缝隙,照亮了岁月的台阶”。在“岁月的台阶”上,我们看见了站着一批著名的演员,他们是老中青三代优秀话剧演员:徐风、陈致良、曹禹、朱新锐、季森、顾晓文、邱海萍等。
《暖·光》用“接地气”的人物、剧情和生动演绎,真切地表现了中国大地独有的工人新村的生活。贯穿全剧的是张家三代人:爷爷张阿根、爸爸张建国和孙子张浩轩。张阿根从苏北农村来上海做工,租住在杨浦区棚户内,在上世纪50年代初,因为出色的技术,有幸分进了工人新村;从小在工人新村成长的儿子张建国初中毕业分配进了工厂,成长为新一代的技术工人,为了与心爱的姑娘—李贵生的女儿结合,无奈与父母一起搬离心爱的工人新村;最终,“海归”的孙子张浩轩将智能科技与制造业相结合,参与了工人新村的全面升级改造设计,最终买下改建后焕然一新的工人新村,了却了父辈的心结和夙愿。
《暖·光》围绕“搬进”“换房”“回迁”这三个主要情节叙事。情节起伏曲折,但自然合理流畅。很多细节虽然表现得波澜不惊,却有一定深度,如换房、动迁等,是一种时代的缩影和感情的沉淀。
主要人物性格反差鲜明。张阿根老实憨厚耿直,有着“一根筋的钻研精神”;李贵生是张阿根师兄,也是技术能手,但人比较活络,心思多,在每个时代都有超前意识,但每一次都踏错节拍,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在工人新村的分房中,在破墙开店的想法上,尤其是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将戏的矛盾冲突一步步推向了高潮。张建国是张阿根的儿子,聪明,胆大,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敢于大胆追求,虽然没有父亲张阿根对工人新村那么深厚的情结,但也有着深深的眷恋。戏剧对这三位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深刻的挖掘,因而能打动观众。
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各有特色。饰演李贵生的徐风、饰演张阿根的陈致良和饰演张建国的朱新锐,都出色地表现了“这一个”人物的性格,满台真实展示了普通工人、市民的人生百态。
《暖·光》是一部反映工人现实生活的好戏,但在舞台呈现上还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戏的后半部分,张力尚可加强。希望工人新村里的这一束暖光,能给上海戏剧界带来更多的温暖。(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