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长江》是一首献给长江的情怀之歌。影片使用了许多2011年拍摄的资料画面,今夕对比,令人感叹的不止是时光的流逝,更是在如长江波涛般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已然发生的种种改变。
2011年,33岁的日本导演竹内亮带着好奇和憧憬,来中国拍摄以长江沿岸见闻为主题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摄像机里美丽多姿的风景和人们质朴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令竹内亮难以忘怀。十二年后,不知不觉中许多变化悄然发生,本着想要重访故人的心愿和弥补之前没有拍摄到长江源头第一滴水的遗憾,竹内亮完成了纪录片《再会长江》。
这是一首献给长江的情怀之歌。与《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电视专题片不同,竹内亮的纪录片虽然也聚焦长江,但不以风光物产、民俗风情的介绍或展现为主,而是从更私人的观察视角,介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不同于表露内我、偏重私人空间自我表达的“私纪录片”,他在影片中的直接出镜和旁白并没有沉浸在自我的心灵空间,而是作为桥梁打开了通往前作的叙述空间,把创作者本身纳入影片的观察对象,以回溯长江和回访上一部影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为线索,讲述一场隔着时空的心灵交汇。
影片使用了许多2011年拍摄的资料画面,今夕对比,令人感叹的不止是时光的流逝,更是在如长江波涛般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已然发生的种种改变。热闹的乡村变成了寂静的水泊,江边中学已成废墟,浑浊的江水变得清澈,三峡大坝的日发电量就可以满足数百万家庭的需求,重庆江边的棒棒也许会成为最后一代……凡此种种,竹内亮并没有给出任何带有明确倾向性的价值判断,作为外国人和旁观者,他只是静静地记录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而影片的“重访”设置,又使得他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事实上,十余年来,竹内亮本人也是变化中的一员。从只能躲在摄像机后靠手语比划的外国媒体人,成为中文流利的中国女婿和知名纪录片导演,他以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影片的拍摄对象们分享着同一段巨变中的历史。保持距离又情动于衷,感而不伤,回望过往,展望未来,正是《再会长江》的独特基调。
整部影片毫不沉闷,轻松温情中充满细腻的情感表达,戏剧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十余年间不同人物的命运。有人实现梦想,比如藏族姑娘茨姆在导演的帮助下,曾经远赴上海感受和家乡香格里拉完全不同的都市生活,没有如编导担心的那样眼界开阔后苦恼命运的不公,反而更加热爱家乡,实现了开民宿的心愿。有人没有等来命运齿轮的转动,比如家境贫困不得不辍学打工结婚生子的杨芹会、继续一成不变跑货船生活的船长江洪。更多的人,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观念的变化。以摩梭族女孩甄甄和茨姆的家人为例,许多人都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这十年,潜移默化中不断重塑认知。这些随着时代大潮起伏的普通人,又何尝不是银幕前侧身其中的你我。
其二,能否完成拍摄长江源头第一滴水的心愿。6300公里的行程、复杂多样的地貌、变化难测的天气和难以适应的高原反应,都是竹内亮一行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好在最终完成了拍摄。这一关键性的时刻,既呼应上部影片,可以视为整个行程的终点,也是竹内亮未来继续拍摄长江的创作起点。作为自发想要向日本和世界介绍当代中国新貌的民间文化传播使者,竹内亮的视野广博且具有温情,祝愿他的影像之旅越走越宽阔。(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