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齿轮十年前就开始转动了!这部豆瓣高分纪录片又出续集→-j9九游会网站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命运的齿轮十年前就开始转动了!这部豆瓣高分纪录片又出续集→

命运的齿轮十年前就开始转动了!这部豆瓣高分纪录片又出续集→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前幕后 2024-05-24 12:02:24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孙佳音  

2011年,日本导演竹内亮为nhk拍摄了一部大型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6300公里的长江,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和壮美景色,都在他的镜头下被永久定格。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地被这片土地吸引,并决定迁居中国。

2021年,竹内亮再次出发,重走长江之旅,拍摄了纪录片《再会长江》。2022年,这部纪录片先以9集剧集的体量登陆各大视频网站,至今豆瓣评分高达9.3。又两年之后,电影版《再会长江》今日上映,竹内亮提炼了新的思路和主题线索,通过一条河展现中国十年的变化。


喜欢长江,更喜欢普通人


《再会长江》已经于4月12日在日本院线上映,不仅荣登文艺片榜首,更以跨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温暖影像,吸引日本影迷走进影院,通过电影作品认识到一个更加现代、真实的中国,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与意义,并获得中国外交部的点赞和肯定。

不过,竹内亮说,让日本观众看完后“来中国”并不是拍摄的目的:“我不是旅游公司的人,拍的也不是宣传片,我的目的只是互相了解。”他强调完全是按照自己兴趣在拍纪录片,“自己过去在全世界拍过许多河流,但从没有哪条河的入海口像长江这样,大到用无人机也无法拍摄完整”。竹内亮看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中国纪录片,发现这些影片的视角都比较宏观,会讲述长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引用古诗和文学作品侃侃而谈,但这些宏大的视角和民族情感是外国观众难以理解的。“我和许多外国观众一样,对现在的中国感兴趣。我喜欢普通人,喜欢看江边的故事,好奇住在江边的人是什么样的。我的片子里没有历史和诗,拍的都是老百姓接地气的故事。”他说。


见证巨变,感受思想变化


就像他所说的,比起上一次从陌生人的角度探寻、发现的角度,这次的《再会长江》更像是一次“老友记”,通过寻访曾经的拍摄对象,从具体的人物出发,通过个人化的视角,讲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10年前拍摄时,长江的水很脏、很臭,尤其是下游的江边有很多工厂,废水就直接流下去。现在不一样了,江水变得干净,而且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启动后,水里有很多鱼,还能看到江豚。”对于两次长江之旅的不同感受,竹内亮在上海影城首映现场深思后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巨变”。

2013年迁居南京,并已经成为中国女婿的他动情地说:“中国就像一个永动机,时刻都在开足马力向前奔跑。十年过去,这里变化很大,环境变得更加干净,住所变得更加宽敞气派,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包容。我非常喜欢中国充满活力的变化,希望能通过我拍摄的纪录电影,让更多的朋友认识中国,继而亲身来中国走走看看,感受现代中国的发展脚步。”竹内亮在首映礼上还分享了他未来的计划——希望通过更多的纪录片作品,继续记录和展示中国的社会变化和人们的生活故事。


参与其间,捕捉真实瞬间


这种变化,在《再会长江》中通过茨姆的故事集中呈现。2011年去香格里拉拍摄时,竹内亮一行人遇到了在景区抱着小羊和游客合影留念的藏族女孩仁青茨姆,这个仿佛生活在“异世界”的17岁少女不明白飞机如何开在“路”上,无法想象100层的楼是什么样。为了帮茨姆看见更大的世界,竹内亮带茨姆和母亲到上海旅行,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十年后故地重访,茨姆已经变成了干练的民宿店老板。“这些是如果没有在大城市开过眼界,在以前我们保守的观念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茨姆说。

十年前,竹内亮首次将茨姆从香格里拉带到上海,给纯真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看向更广阔天地的窗口;十年后,《再会长江》又再次让她走红网络,民宿生意也变得火爆。这种深度介入拍摄对象生活的方式,使得竹内亮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对人物命运的主动参与。“有些人跟我说,作为纪录片导演不应该干涉他人的人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就可以了,但我觉得拍摄本身已经构成干涉了,所以不如更进一步,捕捉到更为真实和动人的瞬间。”竹内亮相信,即便不是自己,也会有其他人带茨姆走出高原,去往更远的地方——因为,中国巨变的脚步不可逆转。(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编辑:江妍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