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关注并布局ai大模型应用场景,提出了全面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体策略,并取得了初步成绩。”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在5月7日上海银行2023年度暨2024年度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就上海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展及服务升级计划做相关介绍。
发展背后的数字化领域耕耘
近年来,上海银行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发展,坚持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战略路径,始终践行数据驱动的转型理念。
上海银行持续加大科技队伍建设力度。截至2023年末,上海银行金融科技人数1373人,同比增长11.4%,在全体员工当中占比超过10%。通过综合培养,既懂科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已经超过400人,同比增加19%。
在要素管理和数据质量方面,上海银行持续加大数据中台能力建设。例如,已累计构建了8461项用户标签、4524项经营指标,其中包括660多个实时数据指标和标签。据悉,上海银行在数据治理领域构建了完善的数据管理的制度框架、数据质量的检核体系,以及数据安全的管控措施,成为首家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四级认证的城市商业银行。
在数字化阶段,上海银行强调数据驱动理念,打造“掌上行”经营管理平台,实现经营业务“看得清、看得全、看的透”;智能化阶段,围绕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和内部管理效率,积极推进ai技术在营销、风控、客服、运营等智能领域的应用。截至目前,已经有300多项业务场景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加速。
例如,上海银行2023年构建的“魔镜”智能风控预警体系全年确认发起超过5800多次预警,比2022年提升近50%,进一步提升了风险管理能力;2023年,通过智能销售模型推送,带动零售客户aum提升了240多亿元,同比增加140%;通过布局ai技术,智能客服接通率从86%提升至95%,客服工单处理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20秒。上海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在在更多的金融服务场景中发挥价值,有效提升服务质效。
胡德斌表示,上海银行将进一步向先进同业学习,结合ai大模型技术,深入研究探索ai智能体的工程化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以流程数智化转型为抓手,在更多应用场景广泛推广和使用ai技术和其他相关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和竞争力。
多领域数字化赋能结硕果
一是赋能业务拓展,为大中型客户定制基于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财资一体化综合司库系统“上行e企赢”。升级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基于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电子签名等技术的线上化、自动化、数智化“小微快贷”产品服务体系,累计受理申请超过16万笔。升级“上行e链 ”供应链智能服务平台,依托核心企业信用担保,为更多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经营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累计投放资金超过了1500亿元,服务产业链中小企业客户超过了10万户。
二是赋能风控中台。上海银行整合内部外数据,优化黑灰名单模型,提升了贷前风险控制能力,实现常态化化风险预警。积极运用大数据建模,强化反欺诈识别能力,识别率超过80%。
三是赋能运营管理。丰富数字员工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据介绍,上海银行已上线200多个数字员工和900多个rpa流程,节约了37.3万人时;云网点已经覆盖90%的到店场景,全年服务客户数同比增加近1倍。着眼打造陪伴式线上服务体系,上海银行发布交易元宇宙银行,为客户提供无界、智能、有温度的沉浸式金融服务。该项服务试点上线以来,已经有5.7万客户使用。
展望未来积极拥抱金融科技
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价值,胡德斌表示,上海银行新一轮数字化转型战略将进一步聚焦数据应用,以降本增效、价值创造为目标,聚焦流程优化与客户体验,提升数据应用能级,夯实基础数据能力体系建设。规划期内重点建立适配转型发展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式,着力构筑指挥及行动“两个体系”,聚焦客户经营、风险管理及智慧运营“三个领域”,构建数据应用、资产管理、敏捷创新及开放互联“四项能力”。
上海银行将继续坚持金融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业务发展提质增效。创新机制方面,坚持眼光向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同业调研和交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精准把握数字经济脉络,运用创新思维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完善创新孵化、外部引智等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氛围,小步快跑试点前瞻性及原创性创新。产品创新方面,聚焦客户经营主线,重点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产品,代客、托管等金融市场等产品,推进产品升级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特色品牌市场影响力、打造财富管理品牌优势。升级打造手机银行、远程银行、元宇宙银行等线上客户经营主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