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在前一阶段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门店外围待售车辆和集中存放的已上牌新车。
图源:东方ic
改时速、改功率、改电压……一些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中,“先上牌后改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4月中旬,上海青浦警方成功捣毁2个制售伪劣电动自行车团伙,犯罪嫌疑人在消费者上牌完成后,再非法加装超标电池。近期,各区警方会同市场监管局,对涉嫌非法改装、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电动自行车的商行开展专项排查整治。
要堵住“先上牌后改装”漏洞,除了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经营户检查,落实销售者的主体责任,对存在侥幸心理、有“拼改装”违法行为的商户给予重拳打击之外,还要从上牌的源头抓起。有媒体记者暗访发现,在一些上牌点,消费者只要携带电动自行车“产品合格证”即可敲章通过,还有的只是扫描一下整车编码即可,这给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从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非法改装情况来看,电池无疑是“重灾区”,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像虹口区在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中,就进一步完善新上牌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制度,在电池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并设置识别代码的基础上,将车主信息、整车编码、电池等核心部件信息纳入登记事项。据悉,目前本市交警部门已在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环节增加蓄电池类型、型号、生产企业、标称容量等信息采集项,为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开展生产、销售、维修、改装、路面执法等环节的溯源管理和责任追查等提供坚实的数据信息基础。
上牌,不仅是让电动自行车上路,更应成为其安全身份的体现。对于有关部门来说,是否可以加强对上牌电动自行车的验证审核,堵住“先上牌后改装”的漏洞。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