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山岛的风里有海水的咸味。
岛上没有都市喧嚣,也没有田园悠然。只有忙碌的船舶与卡车,林立的桥吊与帆樯;整齐密布的集装箱,仿佛从海天之际奔腾而来的万马。
图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本报记者 杨洁 摄
这里是洋山深水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落子。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连续14年全球第一,洋山深水港箱量占据总量的“半壁江山”。
许多普通人的故事汇成了时代的宏大叙事。20多年来,一群“以岛为家、以苦为乐”的岛屿卫士,就是其中之一。
一 “好汉”登岛
缩小地图的比例尺,上海东南方向的小洋山岛就像一只小小的风筝,系在东海大桥的那一头。
今天,从人民广场到小洋山岛车程约110公里。但20年前,大桥还没建成时,坐船是唯一的上岛方式。
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正式开工;2003年11月18日,当时的上海港公安局洋山分局完成组建,首批20名民警登岛进驻,为洋山港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图说:首批20名民警登岛。受访者供图(下同)
每次从芦潮港码头出发上岛,民警都要坐两趟船:先花1小时到大洋山岛,换了船后,再前往小洋山岛。“买不到班轮船票时,只好去工程船上挤一挤,那时我们开玩笑说,自己明明是来执法,却好像是‘偷渡’的。”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洋山公安处物流园区治安派出所所长卢松说。
“偷渡”时的头晕目眩,只能算是岛上艰苦生活的“开胃菜”。
上岛工作,首先要学会“生存”。当时20人采用轮班制,10人一组,每组工作一周,其间不下岛。海岛缺乏物资,所有食物与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他们自行采购上岛。
当年29岁的卢松接到任务时,正与妻子在外地度蜜月。“不知道岛上会这么艰苦。”卢松回忆,淡水成了最大的难题,“生活用水全靠船艇一桶一桶地送上岛,必须节约着用。”
有一回,卢松那组值班到第七天就要下岛时,海上突然起了风。“整整两天,物资上不来,我们也下不去,被困在岛上了,几乎弹尽粮绝。”当时桶装水只剩最后一点点,别说做饭,方便面也只能干嚼。更难熬的是,岛上其他项目部也因争抢物资引发纠纷打架,民警需要一边忍耐饥渴、一边维护治安。
其次是学会“走路”。洋山民警在岛上的办公场地,一开始是石头砌成的农民房,后来搬到了腾空的小洋山卫生院。卫生院被两座山包围,无论去哪个项目工地,都要翻山越岭。
“山体有100多米高,基本没有路,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爬山、穿山洞。”卢松说,初来乍到,许多民警都有迷路的经历。有一回,一处山洞因为施工封闭了,周围伸手不见五指,毫不知情的卢松与同事不小心迷了路,急得在山里团团转,过了好久才终于在手机电量只剩下最后一格的时候,看到了洞口的一丝光亮。现在回想起来,卢松仍觉得有些后怕。
第一批上岛20名民警,就这样在没有路的小岛上,踏出一条路来。后来,他们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洋山“二十好汉”。
二 风雨之舟
“二十好汉”的职责,是为洋山港提供全天候的治安服务和安全保障。这意味着,无论是人口流动管理、打击犯罪、治安维护,还是生产安全监管、消防提醒、隐患排查,他们事无巨细,都要操心。
迅速摸清工作码头、滩涂、堤坝、油库、发电站等底数,在施工区域协调建立联防队、义务消防队等内部安保组织……岛上只有一辆警车,由于碎石多,经常被扎胎,多的时候一周要补两三次。晴天沙、雨天泥,有时巡逻的民警一脚下去,淤泥就没过了膝盖。但“好汉”们习惯了“以苦为乐”,比如,分局门口两条早先开凿的短短山道,就被大家戏称为小洋山的“南京路”“淮海路”。
“拓荒”中的小洋山岛,机械轰鸣震耳欲聋。就算是各项目建设工程热火朝天之际,“安全”也始终被放在第一位。
2004年1月起,洋山分局会同建设指挥部在深水港工地区域实行“三证”管理模式:针对在建港区人员,采用“驻岛证”管理模式,共办证13307张;针对流动机械和作业车辆,采用“流动机械许可证”和“车辆通行证”的审核管理模式,共办证831张。
除了日常工作,洋山民警还需要应对海岛捉摸不透的气候变化:雷电、台风、暴雨……
图说:迎战台风“麦莎”,民警疏散岛上人员。
2005年8月5日,强台风“麦莎”正面侵袭小洋山岛。民警在岛上开展全方位检查,疏散撤离了所有人员,但仍有5名船员自以为有丰富的抗台风经验,不愿下船。风雨中,民警冒着危险登船劝离,终于说动了他们。就在民警带着船员刚上岸没多久,“哗”的一声,那艘船被巨大的风浪掀翻了。
“遇到台风,总是别人撤、我们留。”“麦莎”来时,正好轮到卢松值班,那一夜,分局两扇玻璃门都被吹碎了,狂风呼啸着在一楼大堂打转。等台风过后,工地上不少简易房都像纸片一样被吹倒了。民警庆幸,安置工作提前完成,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21年,台风“烟花”来袭,大量集卡司机被困港区,一度陷入食物短缺的困境。民警在巡逻间隙,连夜为司机送去了饮用水、盒饭和点心。风雨中的“深夜食堂”,让人格外暖心。
台风是洋山民警每年夏天都会遭遇的“大仗”。其实,面对极端天气,警车也只是风雨中的一叶扁舟。但不断闪烁的警灯,就是人们眼中的安心所在。
三 穿越迷雾
2005年,东海大桥建成通车,全长32.5公里。它是连接小洋山岛与陆域的唯一陆运通道,也被比作一根扁担,一头挑起洋山深水港,一头挑起临港新片区。
图说:东海大桥。
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分局洋山公安处处长叶建明说,东海大桥的年设计通行车流量是430万辆次,日均1.17万辆次。近年来,随着洋山港集装箱吞吐贸易的不断增长,大桥车流量持续走高:2022年,通行总量是787万辆次;2023年1—9月,通行总量就已达664万辆次,是设计流量的2.1倍。
大港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如果把洋山港一天的箱量平铺,从头到尾连接起来,可以堆60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南京堆一个来回。”叶建明说。
日趋增加的车流密度,也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装箱卡车‘身躯’庞大,事故救援难度很高。有时集卡侧翻会把大桥三条车道全部堵死,许多公司的运输与生产都将受到影响。”叶建明说,从一开始的5小时救援,到后来4小时、3小时,洋山公安的响应速度不断提升,如今一般2小时就能完成事故处置。
为了让岛域与陆域的“生命线”始终保持通畅,洋山公安处还组建了一支大桥巡逻队。车尾“背着”警示灯牌的警车在桥面上24小时不间断巡逻,提醒往来车辆注意行车安全、防止司机疲劳驾驶,并及时主动发现紧急情况,随时处置车辆抛锚、单车碰擦等交通事故,尽可能做到“防范在先”。
图说:迷雾天警车压道,批次放行。
受湿度与温差等条件影响,团雾与迷雾,成为大桥上频繁出现、捉摸不透的“杀手”。
“东海大桥目前限速30公里/小时,请过往车辆保持安全车距,注意行车安全……”2023年12月28日下午,东海大桥出现团雾,次日凌晨,大雾黄色预警更新为大雾橙色预警。接连几天,东海大桥上出现壮观一幕:能见度只有几百米的桥面,闪烁的警灯刺破迷雾,警车缓缓压道;它们的身后,无数集装箱卡车排起长龙,打着双闪、亮着雾灯,有序穿行在白雾中,在恶劣条件下,这支庞大的队伍平安抵达大桥的另一端……
从12月28日15时到12月30日4时,那场雾弥漫了整整38小时。
“警车开道、限速压道、批次放行,民警吃饭都在桥上,不敢有一丝懈怠。”洋山公安处政委徐海骏说,那几天警车不停不休压道199批次,保障3.3万余辆车安全通过,创造了东海大桥迷雾天“零事故”的奇迹。不少司机在停留时拍下短视频,彻夜坚守的民警在社交平台引来无数点赞。
四 风起扬帆
东海大桥上,公安巡逻车昼夜不休,每天来回行车800公里。而在港区里,“距离”的挑战从“水平”变为“垂直”——密密麻麻的集装箱上方,每座桥吊有50多米高。爬上桥吊检查设备排除隐患,是洋山民警的必修课,也是一项基本功。
“平时我跑50米只要七八秒,但第一次爬桥吊,同样的50米却花了半小时。”青年民警诸佳君说,爬完才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脚也在发抖。冬天很冷,凛冽的海风,让人“高处不胜寒”;夏天很热,桥吊机械表面温度高达75℃,隔着手套都能感受到炙烤。
图说:爬上桥吊是洋山民警的必修课、基本功。
高处有不一样的风景。眼前,数以万计的集装箱堆垛成山,数百个吊桥不停起落。往小洋山岛北侧望去,吹沙填海开发滩涂,重大项目接踵而至,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与20年前的一幕幕几乎重叠。
但今天的北侧“拓荒”,早已有了不一样的服务保障。今天的边防港航洋山公安队伍,也不再只有“二十好汉”,不再单靠脚步丈量。
公安处指挥中心,三维立体地图、全景视频巡逻,融防台防汛、治安巡防、分析研判、排堵保畅等多功能于一体,用科技力量提升管理效能。“空中,固定翼警用无人机可以飞越数十公里、续航1小时,成为敏锐‘鹰眼’;海上,一艘公安艇即将下海,开启巡航。”叶建明介绍,届时,洋山深水港将获得“海陆空”全方位防护。
图说:固定翼警用无人机可以飞越数十公里。
“新质战斗力”持续增强的同时,民警综合素质与作战能力也不断提升。比如,诸佳君牵头开发了“智慧马甲”,依靠一件件反光马甲,就能实现临时居住人员“来登去销”的ai管理新模式。又比如,岛上的施工项目,从人员管理到防火规范,民警都要看“一麻袋”材料,把好“安全关”。再比如,一些年轻的新警熟练掌握英语,能够流畅地同各国海员交流。
洋山民警的工作场景,丰富而具有挑战性,也见证过太多历史性的瞬间:洋山港迎来第一艘外轮;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进博会首批海运展品抵沪;中国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在洋山港完成……
尽管依然辛苦,但洋山“守岛人”心潮澎湃:他们站在开放的前沿,因“五个中心”与中国式现代化倍感自豪,为肩头的责任与使命热血沸腾。
这里——“离城市最远,离世界最近”。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