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瑜/文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的热词。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在今年中国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首位。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今年也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十年启新再出发,上海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倾力打造从“0”到“100”的科创链条,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各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在乘势而上,掀起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越如火如荼,我们越要保持冷静和定力。要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形成泡沫化。凑热点、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要不得,也不能随便把什么项目、活动都贴上“新质生产力”的标签。对新质生产力的泛化和滥用,是对政策的误读,对资源的浪费,不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更会错失发展机遇。
我们要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张江科学城的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在上周六举行的一场主题为“科技创新 智引未来”的sea-hi!论坛上,张江产业工程院首席顾问张爱平以尊重规律、敬畏规划、创新规则的视角,分享了张江科学城科创空间提质增效的探索与启示。
他介绍,张江的“破茧成蝶”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探索规律、优化规划、创新规则、形成规模”的历程。32年来,在张江从稻谷到药谷到硅谷到人工智能谷的发展过程中,规划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他认为,张江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张江,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张江高浓度、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比如,在张江4000多名生物医药科学家中,科研水平排名全球前1%的超过5%,排名全球前10%的超过35%;60%具备海外留学或者工作经历。全球化、前沿化、年轻化是张江生物医药人才最鲜明的标签。
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摆脱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避免急功近利。要避虚就实,根据实际,因地制宜,讲求“实质”。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布局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提升具体执行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准确性,确保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效集中到关键领域、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