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传|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拳力以赴”背后的三层境界-j9九游会网站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非遗新传|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拳力以赴”背后的三层境界

非遗新传|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拳力以赴”背后的三层境界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旭颖   2024-03-14 13:48:06

坐下聊拳法,他身姿挺拔,谈吐间温文尔雅;起身练拳,他目光炯炯,一招一式尽显克敌之势。一静一动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的身上收放自如,这也是他钻研拳法及其背后文化30年的结果。2021年,卢氏心意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2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官网公示的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余江名列其中。

“我从小学拳,1994年开始学习卢氏心意拳,1996年拜卢氏心意拳创始人卢嵩高的亲传弟子王书文为师,现在有40个徒弟,400多个学生。”余江的徒弟和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余江说:“老一辈的传承者年纪大了,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接班’。”

图说:余江展示卢氏心意拳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文化加持 提升境界


余江介绍,从技术上讲,传习卢氏心意拳有三层境界,一是武术人,二是武意人,三是武艺人。“术”指的是技术动作规范到位,“意”则是对心意拳动作背后动物象形的理解和觉悟,而“艺”就到了技而近乎道的境界。从“术”到“艺”,需要的不仅仅是拳法动作的精进,更是对其背后传统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

图说:卢氏心意拳的文化基因图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卢氏心意拳是卢嵩高从河南心意六合拳承袭演变,在上海开创的一种拳法。该拳把人分为十个类型,分别对应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十种动物的运动形态,因人而异进行传授传习,故又称“上海十大形”。

余江说:“卢氏心意拳只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在冲锋过程中,与对战者接触的瞬间,短时间内决出胜负。只有清楚拳法的由来,了解它的系统,知晓它背后的历史和代表的精神,才能掌握拳法精髓,进而传承创新、自成一脉,打出自己的风格。”


走出武馆 扩大影响


图说:卢氏心意拳

学成后的余江,开始推广传承卢氏心意拳。按照传统师父带徒弟的模式,余江感受到了局限。卢氏心意拳的“十大形”体系为每一个入门弟子“量身定制”练拳课程,例如长得比较壮的余江就是从“熊形”练起,再逐渐拓展至其他形的拳法。这使得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但也会让每位传人对拳法的领悟都带有个人色彩。余江发现,同门的前辈和师兄弟“你领悟到这一块,我领悟到那一块,各有不同”。要把卢氏心意拳完整地传承下去,需要更全面地整理和记录。

图说:余江(前排)推广卢氏心意拳

2006年10月1日,余江在长宁区新渔路上开设第一家卢氏心意拳会馆,18年间几经搬迁,成了现在北虹路的上海“十大形功夫馆”,收徒教学之余,这里还成为他和心意拳传人、武术爱好者探讨拳法的“根据地”。经过4年资料收集,他在2010年出版了《卢氏心意拳入门》和《卢氏心意拳开拳》,2019年又出版了《卢氏心意拳传习录》,梳理心意拳在全国的26个分支,以及1290位传承人。余江说:“整理成书,让卢氏心意拳打破坐等别人慕名而来的被动形势,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这项非遗,也方便全国各地的武术学子学习。”

图说:卢氏心意拳的文创产品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因练习卢氏心意拳而身心受益之后,余江更加深刻认识到这项非遗的价值,也更迫切地希望将它保护好,发扬好,分享给更多人。他在多个社区开设传习点位,通过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全民健身日、非遗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走进市民生活;还邀请外国友好人士、上海高校留学生体验、学习项目技艺,组织海内外武术爱好者传播非遗文化;更致力于“非遗进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孩子们设计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课程。去年,余江与上海市武术院合作承办了“心意拳50 ”主题创作赛事,在全国200多件投稿中选出50件摄影、视频、文创作品,以更多样的形式带大家认识卢氏心意拳的传统非遗魅力。(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编辑:江妍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