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明/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天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谈道,“住房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近二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爆发式发展,新房层出不穷。一些地产商的套路是:卖楼只要效果图好看,户型图能讲故事就够了。精益求精、百年传承的理念,几乎不存在。房子都卖出去了,还怕你退房不成?
而我想象中的好房子,至少外观应该是美观大方的,户型设计是舒适合理的,隐蔽工程是安全可靠的,工艺建材是精细耐用的,公共空间讲品质,公用设施讲品牌,小区绿化讲品种。对动辄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一套的房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报道过很多新闻,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元的高级住宅,装修质量一地鸡毛:墙面不平、地板起翘、下水道泛味、隔音保温偷工减料……更气人的是开发商躺平耍赖,退房赔钱不要想,小修小补慢慢来。
房产市场有所谓“老破小”的说法,在中介眼里,商品房“价值寿命”大约只有40年。但如果我们造的是好房子,那就不存在“老破小”,时间只是给了它故事,但不会影响其功能。几年前我考虑换房,看了肇嘉浜路上一个二十年前名声显赫的“高级楼盘”,如今里里外外到处墙皮脱落,老态毕显,当时转了圈就走了。出门再看它旁边熠熠生辉的百年老别墅,不禁一声叹息。
倪虹说,“在新模式下,我希望现在的房地产企业看到,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务。”倪部长的话正契合现时公众购房心理的变化。在新房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买房人挑房源可不会将就了。尤其是改善型买家,吃一堑长一智,不光挑地段,还要挑品牌、挑品质。
与此同时,在预售制依然是楼市主流的当下,希望房地产监管部门对新房质量制定更高的标准,对粗制滥造者给予更严厉的处罚。让造好房子成为每一个开发商的商业本能,让有良心有匠心的好企业成为主流。
其实住宅真不仅是一个可以住的地方,是老百姓的身家所托、幸福所系、未来所在。它应该是城市的装置艺术,是让住在里面的人身心愉悦的匠心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