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当前,国内外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更加复杂。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了一份《关于建立金融安全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提升金融科技能力的建议》,建议尽快建立金融安全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金力表示,“应当通过有组织科研和协同技术攻关,提升运用科技手段监测、预警、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强化金融稳定能力。”
数字时代的金融风险具有牵连范围广、损失金额大、发生频次高、动态演变快、潜在危害大、预警难度高等特征,这要求我国提升金融监管科技水平、数据可靠性、多环节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好地应对网络数据安全风险。
对此,金力提出具体建议:要提升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加强对金融安全基础理论的研究。针对金融风险行为表征、认知,金融网络风险传导、建模与评估,金融风险知识跨业关联与融合,以及跨模态多源异构金融数据访问控制等科学问题,提出原创性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深入分析其中内在规律。
“要注重人工智能等前沿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金融风险识别和预测的能力。”金力说,面向我国推动建设金融强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需求,需要国家级科研机构与金融监管部门、法检司等部门协同联动,持续跟进和突破前沿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金融安全领域科技的安全、可信、及时发展。
“建议新建以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实践性为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中央金融委员会指导实验室工作。”金力在建议中写道。他认为,这一实验室的顶层设计要体现国家使命、促进创新发展,站在国家战略的全局高度,从金融安全的根本性意义出发,力争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金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金力针对该实验室的建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推动计算机、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创新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为金融科技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激励和支持,培育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科技创新。
二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机制。推动高等院校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法院、检察院等合作,共同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研究项目,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着力解决制约金融安全领域突出实践难题。
三是构建国家级实验室矩阵。推动实验室与人民银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创新实体,在前沿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联动,与现有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组成金融研究领域的实验室矩阵,共同助力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与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