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元青花缠枝莲纹套罐,三层叠套加上一个盖子,造型别致精美、图案丰满雅致,层次多而不乱。前几天,这件文物和明宣德蟋蟀罐、南北朝的莲花尊等文物一起,从上博文保中心被小心翼翼地运送往上博东馆,即将在新的陶瓷馆里和参观者见面。然而,没有人知道,之前这个套罐竟是“粉身碎骨”的一堆瓷片,经过“瓷医”杨蕴的妙手回春,获得了重生,让人看到了器型、花纹、光泽的原貌。
图说:元青花套盒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2月19日,文旅部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54岁的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蕴入选古陶瓷修复传承人。
从业35年来,杨蕴已经修复了五六百件古陶瓷。她说:“每每看见破碎的瓷器在手中被修复还原,再现自己的风貌,就好像得到了最大的奖赏。这里有我的兴趣,有我的热爱,更是我毕生的追求。”
图说:杨蕴
带着敬畏心去修复
走进上海博物馆文保中心五楼的器物修复研究室,上面是巨大的蓝色通风管,无影灯、放大镜灯、显微镜、超声波清洗机、小刀片等一应俱全,再看到身着白大褂的杨蕴,好像走进了医院的诊室。“我们也被人称为文物医生嘛。”她笑着说。
杨蕴从小喜欢画画,一直参加美术兴趣班,初中时作品就获得过区里的二等奖。1989年,19岁的她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就进入上博工作,刚进馆时学习青铜器修复,4年后,师傅觉得她对色彩特别敏感,就让她转修陶瓷。上博的古陶瓷修复技艺是全国顶尖的,从1958年上博设立文物修复工场聘请首位修复师饶鸿发算起,第二代是胡渐宜,第三代是蒋道银,传到杨蕴已是第四代。杨蕴的师傅蒋道银在上博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仍在长宁区从事这项技艺的传承工作,78岁的他此前就已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当时选择在博物馆工作,可谓选择了坐冷板凳。但杨蕴偏偏爱上了这份工作。古陶瓷修复包括拆洗、黏接、补缺、打磨和着色五大步骤,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其中最难的还要数着色步骤,它对修复师的要求特别高,对色彩要有准确的捕捉和再现能力。杨蕴拿起一件瓷器说:“你看底色是白色的,可却不是简单的白色颜料,而是通过加一点黄、一点红、一点蓝,才得到的。”杨蕴多年前就改良完善了“弹绘法”,使得弹射的颜色颗粒可覆盖缺损部位,其形成的颜色颗粒达到与原器物表面极为接近的视觉效果。2018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古陶瓷修复项目唯一的一等奖。
图说:杨蕴正在调色
古陶瓷修复就是要修得和原物件一模一样、天衣无缝?并非如此。杨蕴介绍说,古陶瓷修复分为考古修复、可识别修复、美术陈列修复三类,工艺从简单到复杂。现在的修复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尽量少干预,尽量保存文物原来的信息。就拿元青花缠枝莲纹套罐来说,是按照美术陈列修复要求来做的,其实也保留了修复痕迹。“每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带着敬畏心去完成每件文物的修复。”
巧用3d打印技术
古陶瓷修复技艺在2011年就被列为上海市级非遗,但这项技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创新。近年来,杨蕴经过研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古陶瓷修复中,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两篇论文。
图说:宋代长沙窑瓷腰鼓修复过程
2016年,青龙镇遗址的发掘成为上海近年来最大的考古发现,里面出土了大量唐宋年间的陶瓷器,大部分残缺不全。杨蕴和她的团队便参与了这项浩大的修复工程,长58厘米的宋代长沙窑瓷腰鼓就是其中修复的最大的一件器物。
这件瓷质腰鼓十分罕见,长58厘米,表面为褐黄釉,两端粗圆,中间腰细,外壁凸起七道弦纹。但杨蕴最初拿到的是35片陶瓷碎片。经过细致地鉴别,她发现这些碎片颜色有细微的不同,其实来自三件不同的器物。剔除了“混入者”,经过拼对,大半件腰鼓呈现出来,但缺的另一半长啥样呢?正好陶瓷部主任陆明华在景德镇见到过相似的腰鼓,杨蕴和他一起研究后,认为这件器物应该也是一件左右对称的作品。于是,她通过3d建模、打印,补全了残缺部分,又经过黏接、打磨、着色等步骤,这才有了今天看到的造型流畅优美的腰鼓的样子,使其文物价值得以重现。后来,这件瓷腰鼓和其他修复的数十件陶瓷,都在上海举办的青龙镇文物展上展出,引人注目。青龙镇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获得了2021年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优秀奖。
带出大学生徒弟
图说:杨蕴在工作中
时代在进步,非遗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环氧树脂1.5克、滑石粉1.5克,快速搅拌,让它保持半透明。加一点颜色,分多次……”在一间超大的实训教室里,杨蕴手把手指导几个女生修补一个瓷碗。这里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杨蕴在此担任古陶瓷修复方面的客座教授已有7年多了。每周五,她都要在这里给大三学生上课,这门课要上18次,每次8课时,整整一天。从2016年至今,杨蕴带出了100多位大学生徒弟,她领衔编写的《古陶瓷修复基础》大学教材也即将出版了。
图说:杨蕴在指导学生
修复专家到大学上课,这是上海博物馆与视觉艺术学院的一个创举,也是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的新方式。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国内首开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高校。“原来的师徒制,不能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和视觉艺术开展‘校馆合作’,推出了文物检测、青铜器、古陶瓷、书画修复等专业课程。”上博文修中心副主任丁忠明告诉记者,上博还派他到视觉艺术学院文修学院挂职担任副院长。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在全国兴起,仅杨蕴的学生中就10多人进入到各地博物馆专业从事专业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近年来,上博也招录了学院的不少毕业生。杨蕴的工作室里,就有两位视觉艺术学院的毕业生。
近年来,杨蕴受聘为国家艺术基金“古陶瓷修复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授课教师,她还连续三年带领项目团队,前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进行文物修复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当地文物修复水平,建立文物修复人才梯队。
如今,“文物医生”的队伍不断壮大。跟随杨蕴10多年的大徒弟张力程说:“学手艺也是学做人。跟着杨蕴老师不仅学到了专业技术,更感受到了她身上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在杨蕴的言传身教下,这项技艺的新一代传承人正在成长。(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