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余华做客“与辉同行”:与文学同行,《收获》满满!-j9九游会网站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苏童余华做客“与辉同行”:与文学同行,《收获》满满!

苏童余华做客“与辉同行”:与文学同行,《收获》满满!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前幕后 2024-02-29 10:04:4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  

昨晚8时,“与辉同行”抖音直播间继《人民文学》之后,拉开了又一场作家谈文学、谈文学杂志的大戏帷幕。原本一小时的直播时间,被董宇辉的提问和作家们的唠嗑拉长到两个半小时。在这充满欢声笑语和时时爆出金句的150多分钟内,《收获》杂志卖出6.3万套双月刊,1.2万套长篇小说季刊,实洋超过1240万元,码洋2000多万,最高实时在线人数48万。昨晚,文学再次变成大家所希望看到的热闹场面。

图说:(左起)苏童、余华、程永新、董宇辉在直播中

1957年由巴金、靳以创办的《收获》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卓然。《收获》包容接受了一批年轻的名字,成为大家攀登的珠峰,用余华的话来说,是“全中国文学的道琼斯指数”。

在苏童心目中,《收获》是一个温馨的所在,一条通往温馨的道路,与他的人生和事业有关。他提及有一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讨论“中国进入商品大潮,面临困境,文学杂志要不要做广告”。当年所有的作家都反对做广告,苏童直言:“若《收获》做广告是对我心灵的伤害。”

余华回忆:“当年做了大量有偿报告文学的杂志销量一泻千里。巴金先生说过,大家是来看杂志的,不是看广告的。”

图说:巴金(右)、靳以两位主编在《收获》创刊的日子里

余华的中篇《四月三日事件》《活着》《难逃劫数》、长篇《呼喊与细雨》《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短篇《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他们的儿子》等都首发于《收获》。回忆往事,余华认为是《收获》挽救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小说后面一半是删掉重写的,就是因为过不了编辑这一关。在严格要求下,后面一半推倒重写。”

而《收获》对青年作者与成名作者在稿费标准上的一视同仁体现了他们对于写作者的尊重。“那时候,我们如果在其他杂志发表作品,王蒙是千字30元,苏童是千字15元,我是千字10元。但是在《收获》上,无论是有名的作者,还是刚开始发表作品的青年作者,都是千字30元。《收获》平等地拥抱了每一个靠近文学的人。”余华说。

文学是润物细无声。作家上直播,是因为镜头的另一端维系着对于文学的热爱,直播的形式让文学和更多人产生联系。用董宇辉的话来说:“直播间就是一间超大的没有墙的书店。”

对于如何选择阅读的书籍这样的问题,余华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太多,一辈子看不完”。

而苏童告诉读者:“阅读到了一定阶段,一定要学会告别。”

在遭遇了近日互联网上的种种无奈之后,董宇辉在言谈间也不自觉地提到“越表达越误解”。

余华认为,语言是一种沟通能力,表达是单向的,而沟通是双向的。

苏童则把误解和写作相结合,“误解是写作的一部分命运。表达得基本没问题也会被误解,表达没有楷模式的标准”。“我和余华的友谊就是建立在误解上的。”他调侃道。

余华在别人的作品里感受到自己:“年轻时读伟大作家的作品,他们写下的也是我们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一种亲切感,要在文学作品中读到同情、怜悯之心和幽默感。别人的遭遇你能感同身受,才能在一部作品文字所写下的丑陋之中依然读出怜悯。”

“文学有把人拉近的功能。想和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与他共读一本书吧。”董宇辉最后这样把大家导向阅读。(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编辑:江妍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