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迈向发展新征程,“五个中心”建设如何从“建框架”迈向“强功能”,如何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代表委员们聚焦于此,积极建言,助力“五个中心”建设形成新突破、新跃升。
图说:位于张江科学城中部核心区的张江人工智能岛是国内首个“5g 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打开全球视野 补齐国际化短板
继2020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上海拉开了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大幕。在代表委员看来,“五个中心”都带有“国际”定语,这意味着上海要“往外看”,打开“全球视野”,通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补齐“五个中心”的国际化短板。
列席上海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表示,上海要加快提升“五个中心”建设能级,重点聚焦“五个中心”建设的国际化发展和联动发展,着力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这些都为释放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更多增长新动能创造良好条件和基础。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会党组书记、会长周敏浩表示,纽约、伦敦、东京等标志性国际化大都市已逐渐成为相关国家发展的动力枢纽。上海也要借助“五个中心”建设,勇当中国改革发展动力源。
“这座城市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引入国际人才,还应该提升城市居民的国际化比例,加强国际化合作,以此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除了“引进来”,周敏浩还建议“走出去”。上海企业应着眼全球培育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促进产业动态演进。
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则对“国际”有两层认识: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有国际影响力的事。“在科研上,我们正在开展的是国际引领性的研究,比如在rna研究、细胞治疗、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等领域,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做出了引领性的成果。”刘小龙解释,“同样,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基于成果和能力,确立国际话语权。”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国际组织的聚集程度,国际组织的存在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也可以促进城市在全球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影响力。”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刘明华表示,上海全球金融指数排名第七,但在国际事务方面影响力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国际组织总部数量较少。她建议基于上海在经济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筛选和引入多元化的国际组织。
可以“更大胆些” 下“先手棋”抢占先机
下好“先手棋”,才能抢占制高点。代表委员们提出,要建设好“五个中心”,必须在前沿领域、战略关键领域准确研判、超前布局,一方面要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作用。
“上海要蹚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之路。”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建议,从科学研究突破、技术创新策源、创新产业引领、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环境国际化5个维度综合考量。“具体来说,上海应该加快科学基础研究实现全球突破,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同时加快实现创新产业全球引领,超前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加速‘核爆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打造重大产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创新从‘高产出’到‘高价值’的进阶。”
“上海在政策制度方面走得很靠前,但还可以‘更大胆些’,特别是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举措上。”刘小龙举例说,我国原创技术走向应用,民间资本习惯观望政府的“风向标”,“上海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都有不错的成果,但要继续往前走,涉及的不仅是科学家的智慧才能,也需要政府的引领。”
市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中心主任刘志则表示,目前企业在大设施用户中占比较低,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方向围绕企业关心的共性问题,推动大科学设施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同时设立引导资金、革新考核方式,从而充分激发大科学设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去年6月,《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出炉,明确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要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上海正在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和多元示范应用高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表示,上海理应抓住氢能这一“终极能源”的“牛鼻子”,在“氢器时代”试制度、闯新路,抢占“绿色未来”发展先机。
他建议,要在产业链布局上抓关键,突出技术、装备等自身优势,依托建设“五个中心”和强化“四大功能”的制度创新优势,全力打造全球氢能贸易金融服务中心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未来发展氢能及衍生品的全球化贸易及金融生态系统提供重要支撑,并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氢能技术在上海转移交易、落地转化,从而推动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图说:俯瞰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提升整体谋划 协同推进联动发展
“五个中心”的功能和定位是相互交融、有机统一的。代表委员们表示,从发展规律看,航运与贸易相伴而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科技是第一动力。攥指成拳,“五个中心”功能和定位相互交融、有机统一,自然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
“‘五个中心’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说,“就比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离不开国际贸易,全球贸易的大部分是靠海运完成的;再如,航运需要科技创新的助力,大家熟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就是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也是上海金融中心的重要功能和重大责任。市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守川表示,将以做强科技金融为引领,统筹推进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助推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科创中心提质升级,并为贸易新业态、高端航运业提供金融支持。
“对接depa、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上海应打造更加开放的跨境数据流通高地。”他透露,中行上海市分行联动中行新加坡分行近日与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国际金融数据生态建设合作协议”,将依托数据基础建设,探索金融服务数字化创新,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持续助力“五个中心”建设重大使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列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一条具体举措。对此,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信义提出,要扩大资本来源,形成投资接力,提升科技金融能级,更好地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建议市、区财政预算当中按一定比例和规模出资设立科创引导基金,提高引导基金的单一出资比例,并适当延长对投早投小基金的投资期限。”
市政协委员、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谭黎敏是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手段,还是连接科创、航运、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桥梁,能够有效促进五个中心建设的有机整合和相互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加强数字化能力的构建,从而服务于传统航运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效降本,同时为金融支持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及数据联通。”此外,谭黎敏提到,政府应给予年轻的科创从业者更多正向、积极的鼓励,为他们创建更多“施展拳脚”的平台,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郜阳 见习记者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