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成果有目共睹。
智库是“一带一路”共建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看来,蓬勃发展的智库不仅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政策建议与国情研究,还在增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从“比拳头”到比贡献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经过十年发展已是硕果累累。目前,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李开盛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所承载的意义十分重大:对共建国家来说,它们极为关注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被抬升至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核心议程;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大规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承担国际贡献迈出的关键一步,对推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紧密是一种宝贵的尝试;对国际政治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改变传统强权逻辑的尝试,即从“比拳头”到比贡献。
“十年来,世界目睹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李开盛说,“它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的面貌,合作国家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它也推动了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
李开盛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持续推进,根本动力在于合作国家的发展需求、中国企业渴望进一步走出去的需求、西方企业的需求以及中国外交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需求。几方面需求形成合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动力。
西方认知存在偏颇
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近年来西方舆论也频频炒作“一带一路”存在“债务陷阱”等话题,试图给中国和相关国家制造压力。
对此李开盛表示,“债务陷阱”的说法其实就是西方的“舆论陷阱”,有以下方面错误认知需要澄清:
其一,对中国的过度臆想。部分西方国家往往把中国的一切经济活动政治化,把中国的企业行为政府化。
其二,对事实的故意歪曲。对共建国家来说,西方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和债权机构才是债务危机的“大头”。中国在解决共建国家债务问题上主张“债转发展”,将共建国家面临的债务问题和当地发展相结合,这是一个着眼长远和负责任的方案。
智库扮演两大角色
十年扬帆再起航,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李开盛满怀期待:
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和成熟,即“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全球发展倡议联动,最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二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主体将更为多元,除了国企之外,民企将更加积极参与其中;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将更加积极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国企搭台,民企唱戏,中国搭台,世界唱戏”。参与主体的愈加多元,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健康持续成长的重要动力。
三是共建“一带一路”的运作模式将更加成熟。
李开盛认为,共建“一带一路”要强化智库的支撑引力作用,智库需要在其中扮演研究和交流两大重要角色。
从研究层面看,智库应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政策建议与国情研究;从交流层面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民心相通,而智库之间的交流正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应通过“智库外交”进一步发挥纽带作用。
在研究方面,智库应该结合当前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不断建设完善的契机,推动国情研究进一步深入;在交流方面,智库可以从点对点扩展到点对面,在与更多主体交流的过程中,做大做强自身的人文纽带作用。
新民晚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