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广中成果斐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在于如何高质量共建。
关键是高质量共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致力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首先,降低“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构建新型金融机制与工具。共建“一带一路”产生了巨额的金融货币流,那么如何使货币的融通更为便利,也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我们并不主张去美元化,而是主张在“一带一路”共建时使用多种货币,而非单一货币。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元霸权的副作用凸显,欧美主要国家“负利率 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币贬值。可以说,结算货币的多样化,进而使美元“去武器化”,有助于降低“一带一路”推进中的风险。
同时,金融体制与金融工具也应顺应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方面,应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标准化体系,加强规则对接和标准联通;另一方面,在金砖银行与亚投行相继建立后,应进一步增强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能力。
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与落地上更具针对性。比如,对不少共建国家而言,与其为他们讲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不如多讲讲旧城改造;与其让他们领略中国的秀丽山川,不如让他们多看看高新工业园。
对方民众的获得感能否增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合作的项目是否符合对方的需求。比如,在海湾地区经济大国沙特,最需解决的技术之一其实是在我国司空见惯的农业大棚。在不少海湾国家,蔬菜、水果与鲜花基本依赖进口。如果沙特民众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吃上本国生产的小黄瓜小番茄,那对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的获得感与认同感将大有裨益。
此外,需要重视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被纳入我国《对外关系法》,意味着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工程合作、项目合作、文化互动、学术交流,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实际上,每个国家特别是大国都有《对外关系法》,制定《对外关系法》使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于法有据。
注重构筑共同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打造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最好方式。在推进中外文明互鉴的进程中,通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更多国家自发愿意加入,将使“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其中,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五通”的重要内容之一,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奠基于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成形于新时代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丰富的思想理念内涵。讲到底,民心相通是价值观的交流,文明的交流离不开共同价值。
西方提出的所谓价值观外交,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人权等概念虽然诞生于西方近代史,但这些概念并不只有一种实践模式。随着票选政治的演变,西方民主的概念正被掏空其核心意义,选举结果往往取决于投入竞选的资金以及对手是否犯错等。这种民主与民生无关,与人民的利益无关。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其基本内涵。此后在许多重要双边多边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共同价值观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倡导多种文明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是各国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金砖国家扩员后,伊斯兰国家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且占比不小。其实,全球伊斯兰国家数量达57个,其中蕴含的民族平等、宗教对话、文明对话及文化多元与中国的主张不谋而合。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演化,人口总数近20亿、占联合国会员席位超过四分之一的伊斯兰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阿拉伯国家更已成为一支独立的重要力量。
与之相似的还有联合国会员席位同样超过50个的非洲国家,以及在地理、文化上与中华文明保持亲缘性的东南亚国家,这些“全球南方”不仅有着相似的发展诉求,也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文明间平等交流与对话上高度一致。
我们从小就学过《找朋友》的儿歌,歌词清晰地表明了中国文化不喜树敌的思想倾向,这与西方的战略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扩大“一带一路”伙伴网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进。
新民晚报记者 杨一帆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