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智利的大樱桃世界闻名。然而,智利的集市上,却为何买不到大樱桃?当地老百姓对此倒是乐呵呵的。
在昨天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rcep与更高水平开放”高层论坛上,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事关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由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自贸区是一个偶然因素促成的。2004年,易小准到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参加apec贸易部长会。会议结束后茶歇,他偶遇东道主智利的女外交部长索莱达.阿尔维亚尔, 并与之闲聊起来。“我问她,听说你们与韩国签署了自贸协议,有没有考虑过我们中国?其实当时我没有任何授权提出任何建议,这纯属一场私下的闲聊。”
他回忆道,这位女外长诧异地回答:“中国?我们可没有这样的计划。”会议后易小准立即飞回国内。谁知刚到北京,驻智利的大使馆就发来电报,说智利外长在会后向记者披露了这段谈话,结果现在智利的媒体铺天盖地的内容都是要求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使馆催问我们应该如何答复?我对这场无意中造成的‘外交乌龙’感到有点紧张。但是国务院的意见非常明确,那我们就干脆开始与智利谈判。”
2006年,中国智利自贸区正式开始生效。很快,中国就成为智利在全球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尽管智利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但智利的葡萄和葡萄酒、三文鱼以及大樱桃和蓝莓,摆到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
每年,智利全国90%的樱桃漂洋过海,出口到中国,解决了智利几十万农民的生计,也架起了拉近两国民心的桥梁。这解答了故事开头的疑惑。
易小准说,今年不仅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开启对外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二十周年。随着自由贸易区开放战略的展开,中国一路走来,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包括rcep。与这些自贸伙伴的贸易占到了中国外贸总额的35%。今天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已经降至非常接近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自由贸易区战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圈。中国因开放而更加强大。”
中国的老百姓,也因此萌生了“车厘子自由”的美好愿望。
新民晚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