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共一大纪念馆革命文物《新青年》第 3 卷第 2 号,来到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1917年,一个笔名“二十八画生”的年轻小伙向《新青年》杂志投了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当时为《新青年》写稿的基本都是教授名人,杂志社编辑收到稿件时,一开始并不想发表,主编陈独秀看过文稿后觉得非常好,要求立即刊登。就这样,《体育之研究》发表在了 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2号刊上,文中关于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观点,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当年这位勇气可嘉的小伙就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今天下午,“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走进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承载着历史光辉的《新青年》第 3 卷第 2 号带着体育的蓬勃朝气,来到师生面前。
穿越时空 了解体育有多重要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洪亮有力的问答之后,文物故事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张粟娓娓道来。讲解员讲得深情,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听青年“二十八画生”论体育之重要,看71岁的毛泽东爷爷畅游长江。
当时,毛泽东对“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状况,深感忧虑。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他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提倡武风、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是强壮的而非懦弱的。
《体育之研究》一文首先对体育的涵义作了科学的解释:"体育者,人类自 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他指出:知识和道德诚然可贵,但身体也很重要。身体犹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同时,毛泽东提出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置”的思想,奠定了他体育思想、教育思想的基础。
趣味游戏 点燃学生体育热情
听了生动的讲述,孩子的运动热情被点燃。一场以“动物运动会”为主题的“超级变变变”开始了——打着队旗的“小动物们”取下背包,拆开背带变出了冰壶,拆下旗帜又变出了冰碴,打起一场激烈有趣的冰壶比赛。比赛结束,入场时的奥运五环又化身象征荣誉的花环,一个个挂到了获奖成员的脖子上。
“《体育之精神》中的字字句句也在孩子们心中激起涟漪。”喜欢运动的四(4)班学生王钿楹决定,以后不仅要自己坚持锻炼,还要督促长胖了的妈妈坚持每天做仰卧起坐。让杨梦熙骄傲的是,全家人经常一起锻炼,“有两次跑步都超过了我爸爸!不过,爸爸应该是故意让着我的,因为他是大人,我是小孩……”
“加油,不要停!”女排名将诸韵颖也来到现场,向同学们送上鼓励,并讲述了她所了解的中国女排精神。“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她勉励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历练精神品格。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通讯员 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