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成就上海女人精致生活的老牌“网红店” | 后街小店-j9九游会网站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家成就上海女人精致生活的老牌“网红店” | 后街小店

一家成就上海女人精致生活的老牌“网红店” | 后街小店飞入寻常百姓家

社会 2019-07-19 12:00: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若楠,萧君玮,首席记者 陈炅玮  

“不做头怎么出门?”电影《做头》里女主角的一句话,道出了做头发对上海女人的重要性。就算是天天在亭子间里“买汰烧”的阿姨,头发也要打理得很好。

在虹口区惠民路上,有一家门面不起眼的理发店。当年,这里可是上海滩上响当当的“网红店”,做出的发型一度引领上海女性的时尚风潮。不办卡、不推销,不用选tony、andy或是“几号老师”, 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理发店,如今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脾性”。

改革“弄潮儿”成就30年前的 “网红店”

“这里造好就是理发店,名字叫过‘胜利’、‘为民’,现在这个‘长青’也叫了四十几年了。”66岁的柳建民和妻子王洪静,既是“长青专业美发店”的老板,也是店里的理发师,至今已有31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店还是一家国营理发店,柳建民和妻子是店里的理发师。1988年,他们“搞承包”,成了上海首批“试水者”。

“那时候年轻,胆子大。”柳建民说,国营店长期亏损,好多人不敢干。他是单位的技术骨干,手艺好,手上有不少客人。更重要的是,柳建民看好市场:上海女人一向精致、爱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对美的渴望就更强烈了。

果不其然,新店开张,来店做头发的客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龙。那时每月工资普遍才四五十块,来烫次头发就要五块钱,绝对算“奢侈”。但店里客人多得“天天像过年”,夫妻俩忙得饭也没空吃。

店里做的“邓丽君式”“长波浪”等发型,都曾风靡一时。“我弄的头发,越是打扮得好看,就越有味道,衣服一穿,口红一涂,化点淡妆,就非常出挑了。”为了翻新花样,当年柳建民在路上看到新发型,能追看人家几条街。

1998年,赶上小型企业转制,夫妻俩就把店买了下来,一直经营到现在。

与客人一起“白头”坚持自己的“脾性”

“老板,我晚上要参加聚会,吹一吹。”63岁的毛阿姨是小店20多年的老顾客,几乎每月都来弄头发,碰到聚会等场合还会特意来吹头发做发型。

和毛阿姨一样,如今来店里做头的,大多是老客人,绝大部分是夫妻俩的同龄人。柳建民经常开玩笑,“这里是中老年专卖店”。有客人从他学徒时就找他做头发,妙龄少女成了奶奶外婆,客人变成了朋友。偶尔也有白领来洗头吹头,同样满意而归。

柳建民自嘲小店已是上海滩上“稀有品种”,当年一起转制的理发店现在所剩无几。进入新千年,外地来沪开美发店的人多起来,办卡、套餐折扣等经营模式改变行业格局,店前排队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面对行业的变化,曾做过潮流引领者的柳建民选择坚持自己的“脾性”:再时髦的发型、颜色,与自己的审美不符的,坚决不跟风;卖卡、头皮护理等“不务正业”的,坚持不碰。“我们这行有一说叫技术加艺术,理发师要有自己的审美和艺术修养。”柳建民说。

虽然生意不如从前,柳建民却认为,这是时代变化的必然趋势,并不可惜,手艺好、价格实惠,才是“本分”。

海报设计:董春洁

编辑:龚莲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