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李白桃红、阡陌田园,化为明艳色块跃然纸上……金山枫泾镇中洪村有个“农民画世家”,全家四代九人均会作画,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创作农民画作品近千幅,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以情入画,笔耕不辍,陈富林家庭以丹青描绘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对时代变迁的喜悦,获评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
图说:陈富林夫妇和女儿女婿在切磋画艺。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结缘 用画笔写日记
吴跟越角,金山枫泾镇地处沪浙交界,千年农耕文明积淀,孕育了散发泥土芬芳的艺术珍品——金山农民画。走进画村,绿树掩映丹青人家,陈富林家的三开间画舍就在其中。
1956年,少年陈富林跟着村里的泥水匠砌灶头、画灶壁,“鲤鱼跳龙门”“刘海戏金蟾”等生动故事寄托美好寓意。陈富林对绘画入了迷,将画布从灶台搬到纸面,白天劳动,晚上作画,颜料从黑色煤灰、赤色芝麻、青色豆叶等,逐渐转为水彩着色。“就像用画笔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农作场景和生活习俗。”陈富林创作了《农忙的早晨》《修水车》《打麦子》等作品,在乡邻小有名气,并探索改用遮盖力更强的水粉颜料,粗犷的线面、明快的色彩自成一格,勾画出热火朝天的农村景象。
1965年3月,上海美术家协会在松江召开群众美术座谈会,陈富林作为农民画代表参加,作品《饲养场》还送到了观摩展,这在当时着实是件“稀罕事”,中洪村投身绘画的农民也多了起来。“我们五六人的美术小组,为村里集体创作《村史·家史》系列作品,总共140多幅。”
图说:泛黄画刊诉说着这个金山农民画世家的传承与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这种原生态的艺术引起文化部门重视。1976年,上海美术馆举办“金山农民画展”,陈富林等人创作的162幅作品登上大雅之堂;1980年,“上海金山农民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陈富林也作为第一代金山农民画作者脱颖而出。
痴迷 全家各有特色
陈富林痴迷农民画,不仅女儿陈修、陈惠芳耳濡目染,妻子王美英也摸起了画笔。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巧媳妇”,桃红柳绿的乡村美景入了眼,裁衣、纳鞋、绣花等日常活计也入了画,一幅描绘农村妇女生活的《桃花映面红》,被选为礼品送至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
大女儿陈修的婚事,更是农民画“做媒”。从偶然看到见报佳作,到共同参加画院培训,陈修与同乡青年高风相识、相知,在切磋画艺中萌发感情,夫妻俩还在枫泾古镇创办了金山第一家农民画社。
小女儿陈惠芳辞去工作、重拾画笔,成为专职的农民画家,丈夫沈林弟入乡随俗爱上丹青,陈富林的两个外孙也出手不凡,美术作品在多项赛事中获奖。看到小辈们画得热闹,陈富林的老母亲钱引珍也戴起老花镜,画起儿时记忆中的走马灯、水乡庙会、摇船社戏等民间风俗,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金山的风土人情,引来家人赞叹。
图说:陈富林夫妇和女儿女婿在切磋画艺。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一起作画品画,成了家庭的保留节目。在陈惠芳看来,每个家庭成员各有特色:“父亲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他的画多是大场景;奶奶以前喜欢看戏,庙会、走马灯等民间元素很生动;母亲的画作做鞋子、晒衣服等场景较多,生活气息浓郁。”
一幅“传家宝”《安居乐业图》,26米长的画作中,涉及行业40多种、桥梁15座、船只98条、人物1646个,由陈富林构图、全家人共同上色,历时五年完成,堪称农村版的“清明上河图”。
传承 艺术走向世界
2006年,“金山农民画村”在枫泾建成对外开放,陈富林等一批农民画家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2007年,“金山农民画艺术”被列入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金山农民画村”升格为“中国农民画村”,吸引游客慕名而来。
民族的,亦是世界的。20年前,陈富林将画作放在友谊商店、波特曼酒店等处寄卖,当时就很受外宾欢迎,画村建成后更是吸引绘画全球爱好者。2008年,一名日本作家来到金山,被色彩绚丽、笔法质朴的农民画感染,陈惠芳为新作小说《缘分》插画,该书出版后颇受欢迎。如今,陈惠芳每周前往中小学教授绘画,其中不少就是国际学校。
同时,面对农民画发展中遭遇的仿冒多、同质化、价格低等瓶颈,陈家人也积极寻求突破。陈修和高风注册了原创绘画商标“红胜火”,并首创限量的作品收藏模式,独创的原派画风更是深受市场认可。
60年间,陈富林家庭共创作画作近千幅,曾先后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订购、收藏,5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最近,陈富林正筹备再创作一幅长卷,让金山农民画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范洁
老物件的故事>>
剪报折射农民画变迁
陈富林的画室里,收藏着多年来的媒体报道和见报画作,这一本本泛黄的画刊,一页页精心的剪报,诉说着这个金山农民画世家的传承与发展,既是记录陈富林一家的故事,也折射着农民画艺术的变迁。
其中,一本1999年的《妇女》杂志格外引人注意,封面上陈修、陈惠芳正倾情创作,姐妹俩不禁感叹“一转眼,就画了20年”,两人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画家,继续为金山农民画的传承创新不断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