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蒙古族女子带着理想,1952年从福州来到上海,开始长达近半个世纪呕心沥血为提高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奋斗的历程。
日前,记者叩开居住在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的萨本茂家,95岁的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虽然年事已高,听力有所下降,但她记忆力极强,说起中国海军装备发展历史如数家珍。
图说:说起中国海军装备发展历史,萨本茂如数家珍。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怀揣梦想 勇闯难关
萨本茂生于海军世家,是元代著名汉辞学家萨都剌第十八代孙,叔祖父是海军名将萨镇冰,她的家族是中国海事界著名的“萨氏家族”。让人没想到的是,萨家祖辈的国防梦想竟由这个弱女子继承了下来。
1949年前,中国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航道上,所有的航标灯都是由一家在上海的法国公司供应的乙炔气点亮。1949年后,这家公司撤走,中国的万里海疆夜晚陷入一片漆黑。航标灯是舰船的眼睛,没有航标灯,舰船的航行将不可想象。这件事对萨本茂刺激不小,她决定报考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立志将来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出力。
大学毕业后,萨本茂先后在福建省科学馆化学实验室和福州一中任教,后来到上海专门从事舰船应用化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为了尽快点亮航标灯,当时只有28岁的萨本茂挺身而出,“我来试试看。”她向厂长请战研制乙炔气。为了尽早完成任务,她把铺盖搬到厂里,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扑在工作上。白天从郊区跑到市区图书馆查找资料、翻阅文献;晚上一头栽进简陋逼仄的实验室做实验。为了找到一个准确的配方数据,经常通宵达旦。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她在100多个配方实验中找到了一种,终于研制成功。
首次成功让萨本茂兴奋得彻夜未眠。但她是冷静的,并未因成功而忘乎所以。她发现,美中不足的是,国产乙炔气杂质太多,容易糊住灯嘴。针对缺陷,萨本茂又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从四五十种配方里筛选出三种。为了对这三种配方进行对比试验,她将三只航标灯搬进了实验室。3个月的时间,试验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其中一只航标灯燃烧了几个月后灯嘴如故,没有一丝一毫污垢,不沾灯嘴且耐用值高过法国同类产品12.5倍的洁净的乙炔清净剂诞生了。这年是1955年,萨本茂填补了我国这一产品的空白并一举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就这样,萨本茂一干就是37年,先后完成67项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撰写了75篇论文。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乙炔清净剂、乙炔瓶填料、舰船尾轴防腐涂料等3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2项填补国内空白,舰船尾轴包玻璃钢至今仍处世界领先地位。
志同道合 情深意笃
萨本茂的爱人林秉端毕业于上海市船舶工业联合大学,学的是船体制造专业,和萨本茂是老乡,林秉端之后又利用业余时间攻读船舶电器。两人同在海军某工厂搞科研工作,工作中夫妇俩志同道合,生活中情深意笃。“我们当时住在徐汇区的淮海路上,每天去在浦东的研究所上班要横穿半个上海。那时,早上5点就起床赶路了。由于交通不方便,就一路骑自行车到十六铺坐轮渡船摆渡。过江到了浦东陆家嘴,放下自行车,再坐公交81路去研究所。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们常常一路骑车一路探讨科研难题。谁有问题就问对方如何攻关,许多难啃的科研课题,就是这样在路上被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啃’下来了。”萨本茂虽已耄耋之年,但回忆起往昔岁月,依然沉浸在幸福中……我国舰艇的高速运行的内燃机连杆轴瓦常出现被“咬死”和“烧焦”的故障,萨本茂和丈夫林秉端联手攻关,经过一年试验,他们研制使用一种固体润滑剂替代价格昂贵、国外市场最为紧缺的材料“铟”作镀层,从而减少了摩擦,延长了使用寿命。这一新材料的使用使我国舰船的在航率大为提高。
萨本茂告诉记者,当时虽然辛苦,但很有乐趣,有时骑车到摆渡码头,正好轮船开走,在等船时两人也会讨论起科研课题。“早上5点出家门,晚上10点出研究所是经常的事。我们经常是一碗阳春面或买几个馒头就权当是一顿饭了。”萨本茂说,时间对他们来说,太宝贵了。
淡泊名利 为国分忧
1979年,萨本茂到了退休年龄,许多单位慕名高薪聘她,但她都婉言谢绝,将精力用在海军科研上。此后的数十年,她和课题组同志又攻下了h型电刷镀甸溶液等15项科研成果。1986年,海军党委授予萨本茂“热爱海军事业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颁发二级英模奖章,驻海军上海基地为她举行了隆重命名大会。康克清为她题词“科学尖兵,妇女典范”。
1989年,萨本茂退休时,单位里要给她配辆轿车,被她断然拒绝了。几十年的科研工作,无数的发明创造,为国家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科研空白。对于这一个个光环,萨本茂看得很淡。她常常跟人说,自己只是做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事。由陈云题写书名的《蒙古族科学家》是国内第一部少数民族科学家专著,书中将萨本茂与近代科学家李四光相提并论,她一再谦逊地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萨本茂说:“在社会天平上,个人砝码越轻越好。”
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 特约通讯员 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