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流域
太湖横跨苏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水域面积2338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太湖湖泊面积广阔,河港纵横,河口众多,主要进出河流就有50多条。
图说:无锡太湖贡湖湾湿地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渺渺烟云,悠悠水韵。从地图上看,太湖横跨苏浙两省,但拥有绝大部分水域面积的是江苏的无锡和苏州两座城市。近日,本报记者驱车来到这两座城市,环绕太湖部分区域走了走,并采访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区饮用水危机,引发全国关注。由此,太湖沿岸城市联手开展长达十多年的水治理攻坚战。然而,治水是个细活,也是个慢活,太湖水质要全面转好仍需时日,但多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如今,漫步在太湖岸边,映入眼帘的不只有太湖的万顷碧波,还有大堤内的生态湿地,以及一些正在崛起的产业城。
围网养殖将成历史
位于东太湖的苏州吴江,近几年正忙着开展住家船整治和太湖围网拆除工作。“前两年,在太湖新城的大小河道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停泊其中的船只。它们一直停在那里,既不用于运输,也不用于游览。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就是一艘艘停泊在河道里的住所,俗称住家船。”太湖新城综合执法局副局长赵军告诉记者,住家船长期停留,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不仅严重影响水环境,妨害河道交通,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在前期排摸调查后,去年太湖新城联合渔政、水利、太湖渔管会、公安等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执法。通过发放整治告知书、上门面对面做工作、沿线巡逻及喇叭宣传等方式,引导船户自觉配合整治。目前,太浦河区块共438艘住家船破除清理完成,20家码头已经搬迁完毕。戗港区块和潘其路区块总共清理破碎住家船只448艘,57艘移至太湖围养区域,63处地面违章也已彻底拆除。
清理沿岸的“散乱污”,将太湖岸线原来的样子一点点恢复出来。“执法行动后,综合执法人员还会定期定员安排太湖区域巡查,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太湖沿线常态化管理。”赵军说,后续太湖新城将充分发挥网格巡查联动机制,确保网格巡查员覆盖到位,巡查到位。
保水质,还碧水。去年,苏州市政府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下发通告,要求在2019年6月底前,对太湖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4.5万亩围网全面拆除,收回养殖权。这意味着,太湖围网养殖将成历史。
目前,沿湖的无锡、常州、湖州已经完成围网的全面拆除。也就是说,4.5万亩围网,不仅是苏州在太湖水域的全部围网养殖面积,也是整个太湖内最后的围网。赵军告诉记者,目前围网拆除协议签订工作已百分百完成,养殖户围网设备也在去年11月28日起进行现场移交,共计547只全部移交完成,并现场拆解及无害化处理。“去年年底,渔民都已经全部上岸了。”
图说:东太湖生态园
不让污水流进太湖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几年前,吴江太湖新城在东太湖畔拔地而起。这个临湖现代化活力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有一条“铁律”:新城20公里太湖岸线,不放一根排水管,周边50平方公里内没有一家工厂,不让一滴工业污水流进东太湖。
在保护中开发,而且要先有通盘规划。太湖新城经发局副局长金枫介绍,根据《太湖新城产业发展项目准入机制》,明确了工业软件设计、信息咨询服务、数据加工处理、集成电路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现代装备先进制造业等项目为鼓励发展产业。
在吴江太湖边上,许多起重机吊臂下的产业集群大楼仍在“长高”。其中,国测(苏州)智慧城市产业园的运营服务中心已启动,其余建筑全面开工建设中;步步高软件园建筑已封顶,正在机电安装和外立面装饰,预计今年7月对外开放,企业入驻;兰生互联网产业园已竣工,招商项目正在商洽中;总部经济一期的12家企业,今年将陆续投入运营。
一批文旅项目也值得期待——苏州湾文化中心将于2019年基本建成,其中北区将新建苏州大剧院,主要功能为1600座的大剧院、600座的小剧场、若干电影放映厅及部分商业空间。南区功能定位吴江博览中心,为吴江博物馆、城市展示馆、文化会展、会议中心及部分商业空间。
此外,依托吴江独有的丝绸文化,打造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特色小镇——旗袍小镇。“以旗袍为抓手,文化为根基,市场为导向,逐步实现从做产品到做服务,再到做标准、做平台的业态布局和价值提升。”吴江滨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军说。
苏州还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吴江太湖沿线打造成“东太湖百里风光带”,成为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目前,已经建成开放的东太湖生态园,不仅可以在彩色健身步道上闲暇漫步,还设置了亲水平台、游乐设施。
远离就是最好保护
不同于苏州吴江“在保护中开发”,太湖另一边的“邻居”无锡则强调要减少污染物入湖。“远离,就是对太湖最好的保护。”无锡太湖办主任顾岗告诉记者,无锡全面开展沿太湖500米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居。而在500米内的范围,就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帮助太湖自我恢复。
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太湖”的无锡,占有太湖岸线142公里,约占沿湖总岸线的三分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计修复了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修复面积达5.1万亩。驱车行驶在太湖大堤上,如今已是满目绿色和成片的湿地,尚贤河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贡湖湾湿地公园,加上早已盛名在外的鼋头渚风景区,名副其实组成了“无锡绿肺”。
湖湾多变的地形地貌,给无锡太湖带来了靓丽的岸线,但在夏季风的吹动下,也常常带来蓝藻易发问题。对此,无锡全市设置了81个固定打捞点,2007年以来已累计打捞超过1000万吨。近年来,无锡更是实施“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示范工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太湖蓝藻治理上——湖中心的监测点中含有传感器与高清晰摄像机,可将蓝藻水华发生信息传给信息中心记录,同时自动调动最近的蓝藻打捞船打捞;信息中心会通知打捞船到藻水分离公司,并调动最近的车辆运输蓝藻。
让人可喜的是,近年来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由2007年的v类改善为iv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较2007年分别下降57.9%、29.6%、44.1%、90.3%和8.2%。
太湖水质改善边际效应凸显,如何持续发力?无锡提出了以河道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带动新一轮太湖治理工作。如今,与太湖紧密相关的13条出入湖河流水质在持续改善中,成为无锡“治太”的一大亮点:2011年起消除劣v类,2015年起消除v类,2017年起9条西部的河流中,大港河水质ii类,漕桥河、社渎港水质为iv类,其余6条河流水质均为iii类;市区的4条河流中,直湖港水质为iv类,其余3条河流水质为iii类。
【双城故事】 同饮一湖水 联合河长齐发力
太浦河这条连通太湖与黄浦江的河流,流经苏州吴江、嘉兴嘉善与上海青浦等地,50多公里悠悠河水,苏浙沪三省市都沾边,江苏段40多公里,上海段约15公里,浙江段约1.5公里。无锡太湖办主任顾岗告诉记者,上海金泽水库取的原水,就来自太湖。
2016年底正式投用的金泽水库,为青浦、松江、金山、闵行和奉贤五区约670万上海居民带来了稳定的优质水。不仅如此,其作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还能与青草沙水源地衔接,互为备用,不仅保障西南五区供水安全,还能作为全上海居民饮水安全的“保险库”。
因此,对于处在下游的金泽水库来说,太浦河水质保护十分重要。为此,近几年吴江与嘉善、青浦等地开展了定期联合巡河,创新提出“联合河长制”,聘请包括热心群众和社会团体志愿者在内的“民间河长”47名。联合河长们交叉巡河,发现问题拍照留言,互通信息,一改以往“自己不管总有人管”、“反正都要漂到下游去”的想法,一些问题也得到了及时解决。
最近,太浦河沿岸整治正酣。沿着太浦河向东,吴江到嘉善再到青浦,破旧小厂房和排污口几乎看不见了,沿线村民的猪舍、鸭棚少了,渔民把水产养殖围栏收了,为的就是给太浦河一个更加整洁的环境。
新民晚报记者 裘颖琼